学术创新>>
-
老龄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社区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摘要】缺铁性贫血是老龄人群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铁元素的摄入不足与吸收障碍以及丢失过多,针对上述病因进行早期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老龄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进展。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老年人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项目资助下,经前期临床调研、组织行业专家反复讨论与论证,形成老龄缺铁...2023.08.29 阅读:
-
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摘要】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related anemia, CRA)是恶性肿瘤常见伴随疾病之一,30%~90%肿瘤患者合并贫血。CRA常导致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敏感性降低、生存质量下降,并作为独立因素影响患者预后。为提高和规范CRA诊治水平,组织全国相关专家研讨,形成CRA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经专家充分讨论,建...2023.08.29 阅读:
-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诊治专家共识【摘要】本专家共识就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病名、主要病机、病机的主要特点和主要临床表现进行了标化和凝练,并就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出了指导意见。本病分为出血证候和(或)虚损证候,治疗遵循分层次、个体化原则,对血小板计数20109/L或无明显出血表现者,采用中医药为主治疗;对血小板计数<20109/L或存在...2023.08.29 阅读: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升血小板胶囊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升血小板胶囊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 Database @ Taiwan及文献检索,建立升血小板胶囊化学成分数据集;借助SEA平台,预测候选成分的作用靶点;String平台获取靶蛋白互作关系(PPI),并进行GO生物过程、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运...2023.08.28 阅读:
-
升血小板胶囊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类逆转录病毒, 主要感染患者的免疫细胞,可导致机体严重的免疫系统缺陷[1]。其病理机制是通过破坏机体T淋巴细胞,造成体液及细胞免疫严重缺陷,引起机体免疫性瘫痪,极大降低机体对各种疾病的免疫能力,最终引起艾滋病发生。近年来HIV感染在我国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已得到临床工作者及政府...2023.08.28 阅读:
科研成果>>